附件1:免于登记产品目录
对经农田长期使用,采用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下列产品免予登记:
硫酸铵,尿素,硝酸铵,氰氨化钙,磷酸铵(磷酸一铵、二铵),硝酸磷肥,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氯化铵,碳酸氢铵,钙镁磷肥,磷酸二氢钾,单一微量元素肥,高浓度复合肥。
附件2:农业部认定可承担田间肥效试验单位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土壤肥料技术推广机构
农业部确认的其他申请单位
附件3:农业部指定菌种鉴定及菌种安全鉴定单位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国家级菌种保贮中心
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农业部确定的其他单位
附件5:
登记肥料肥效试验技术规程(暂行)
1.适用范围和基本条件
1.1本规程适用于《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规定的肥料产品肥效试验。
1.2供试肥料的企业(或代理商,委托方,下统称企业)必须提供产品对环境和人、畜无害的证明。
1.3 企业必须向试验组织单位提供肥料主要组成成分,试验组织单位有责任为其保密。
1.4试验组织单位为农业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单位。
2、试验方案的设计
包括试验处理、试验小区、试验重复等的设计。
2.1试验处理
根据试验目的、产品的组成成分、养分含量、作用机理、使用方法等设计试验处理。设计试验处理时,应充分与企业交换意见。
2.1.1微生物肥料(菌剂)
根据菌剂活性和肥料形态,设计试验处理。
液态类:主要用于喷施、浸种、灌根、蘸根的微生物肥料,至少设四个处理,即处理1(施用活性微生物肥料)、处理2[灭活后的微生物肥料(基质)]、处理3(喷施等量的清水对照)和处理4(常规对照)。
固态类:主要用于拌种的微生物肥料,至少设四个处理,即处理1(施用活性微生物肥料)、处理2[灭活后的微生物肥料(基质)]、处理3(掺混等量的细沙对照)和处理4(常规对照)。
灭活基质的方法(2.1.1的处理2的制备方法):取有代表性的微生物肥料试验样品,一分为二,其中一份留作处理1,另一份经灭活处理,作为处理2。灭活处理采用强放射性辐照如放射性同位素60Co灭菌。经灭菌后的样品要进行灭活检验,检验不合格的重新灭活,直至检验合格。
2.1.2特殊功能肥料
针对产品的特性设置试验处理,试验设计采取单因素差异检验。例如冠以XX长效肥料,试验设计时针对其特殊功能“长效”设计试验处理,至少设三个处理。即处理1(长效肥料),处理2(与处理1等养分的普通肥料),处理3(空白对照)。
2.1.3其他肥料
根据肥料的形态(即液态和固态)来设计试验处理。
液态类:主要用于喷施、浸种、灌根、蘸根用的肥料,至少设三个处理,即处理1(试验肥料)、处理2(等量清水对照)和处理3(常规对照);
固态类:主要用于拌种的肥料,至少设三个处理,即处理1(肥料加少量细土混拌)、处理2(与处理1等量的细土混拌对照)和处理3(常规对照)。
2.1.4 样品检验
所有肥料必须提供肥料样品,供保存备查和检验。样品保存期为提供报告后三个月,三个月后如无异议可以销毁。所有成分清单中所列项目必须检测,特殊功能肥料根据其特性选定其它检测项目。
2.2试验小区
试验误差的大小与小区形状和小区面积密切相关。沿着土壤肥力变异较大的方向增加小区面积能降低试验误差。适当扩大小区面积能概括土壤复杂性,减少小区间土壤肥力差异,降低试验误差。
2.2.1小区形状
小区理想的形状为长方形。但不是长宽比越大越好,小区过长,边际效应增加,误差增大。小区长宽比一般为2-5:1,具体如下:
——小区面积较大时,长宽比3-5:1;
——小区面积较小时,多用2-3:1;
——对于玉米,棉花等中耕作物确定小区形状时,要保证小区宽度能留下足够的计产行数或计产面积。
2.2.2小区面积
小区的面积一般在20-50平方米。
——水稻、小麦、谷子等密植作物面积可小些,20-30平方米;
——果树、高梁、玉米、棉花、烟草等中耕作物小区面积宜大些,40-50平方米;
——处理较少,小区面积可适度增大;处理较多,小区面积适度减少。在丘陵、山地、坡地做试验,小区面积宜小;平原和畈地,小区面积可大些。
2.2.3小区排列
田间试验小区排列的基本原则是随机排列。
2.2.4区组配置
小区采用长方形,使小区的排列方向与土壤肥力递变方向垂直;区组形状应尽可能取正方形,使区组排列方向与土壤肥力递变方向相一致,保证同一区组内土壤肥力差异最小。
处理较少时,采用单排式;处理较多时,可采用多排式。
2.3试验重复
肥料肥效鉴定田间试验的重复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
3.田间操作
3.1试验地的选择和准备
3.1.1试验地的选择
在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土地肥力等方面基本上能代表供试作物生长的一般田块。尽可能选择地势平坦,形状整齐,土地肥力均匀的地块,要保证试验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条件,试验地遇涝能排,遇旱能灌,旱涝保收。在坡地,要选择坡度平缓,上下土地差异较小,灌溉条件较好的田块。试验地要避免原先曾经是道路、堆肥场所等,以免造成土壤肥力差异。
测试供试田块试验前土壤养分情况,包括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及供试肥料标识上所涉及的各种中微量元素养分。
3.1.2试验地整理
选择土壤肥力相近的地块后进行整地,然后按照试验计划中的田间布置图规划分区;小区能单灌单排,避免串灌串排。小区面积准确,各小区位置适当。同时为保证试验的安全和精确,在试验田的周围,根据不同情况,种植多行保护行。
3.2试验方案的实施
根据试验的方案和肥料使用方法(包括基施、穴施、拌种、醮根、喷施、追肥等方法),保证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田间操作。
3.3田间管理与观察
3.3.1田间管理遵循“最适”和“一致”的原则,除施肥措施外,各项管理措施必须一致,且符合生产要求,由专人在同一天内完成。
3.3.2观察记载
一般田间记录观察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详见附表):
——试验布置情况,根据试验的田间设计进行,要绘试验布置图,并注明试验地点、时间;
——试验地形及土地情况:包括地势高低,土壤质地,前茬种类和土地肥力水平,种植密度等,有条件或必要时,还应包括试验地理化性质的分析数据;
——试验田的栽培管理经过:整地、基肥、播种、追肥、浇水、中耕、培土以及防治病虫害等都要求记录在案;
——植物学性状调查。
3.4收获与计产
产量是判断肥效优劣最重要的指标。收获和计产必须做到不发生错误,正确反映试验结果。
——试验收获时要求每个小区单打、单收、单计产,不能将几个重复相同的处理小区混在一起,而失去重复的意义。
——收获时,应先收保护行植株,并把它们运走。一般谷物,脱粒晒干扬净后再称重,在天气不良情况下也可以脱离扬净后计重,混匀取其1公斤烘干计算其晒干率。甘薯、马铃薯收获时,可随收随称重,但要去除泥土,如果土地潮湿,可干燥几小时后再称。
——棉花、西红柿、黄瓜、西瓜等作物应分次收获,每次收获时各小区的产量都要单独记录并注明收获时间,最后累加。
——室内考种样本,应在收获前按要求采取,并系标签,记录小区号,处理名称,取样日期等。
4.试验数据分析及肥效评价
4.1试验数据的分析
对小区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成对试验采用T检验,判断两个处理的差异是否显著;
——三个(或三个以上)处理时采用方差分析,如果差异显著,用差数表示法(即PLSR法)进行多重比较,表示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
4.2肥效的评价
4.2.1肥料肥效评价主要考核肥料(处理1)与空白处理(处理2)间产量指标差异,肥效评价主要:
——田间试验结果总平均增产5%以上;
——田间试验增产5%以上的试验点占总试验点数的2/3以上;
——田间试验单因子检验,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的试验点占总试验点数的1/3以上;
——产品品质检验指标达显著水平的试验点数占总试验点数的1/3以上(考察品质指标,参照相关标准);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参照相关标准)。
4.2.2微生物肥料肥效评价主要考核微生物肥料与基质间产量指标差异来表示(指标同4.2.1),同时根据空白对照的产量指标与其他处理的差异,检验基质的肥效水平。
4.2.3肥料其他功效的评价,参照4.2.1进行考核。
5.试验报告的撰写
试验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试验来源和验目的,试验执行时间和地点、试验地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和水平,试验方案和试验处理,试验管理,试验原始数据及分析结果,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和结果检验,试验效果包括增产效果、品质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结论、试验执行单位、试验主持人、报告完成时间,并加盖单位公章。
试验报告格式:采用科技论文格式编写。
5.1材料与方法
——供试土壤
——供试肥料
——供试品种
——试验方法
5.2试验结果与分析
——不同处理对作物生物学性状影响
——不同处理对作物产量及产值影响
——不同处理的投入产出比
——其他特殊项目分析
5.3结论
试验报告要求:试验报告必须于作物收获后两个月内完成,一式四份报委托单位。同时要注明试验执行单位、试验主持人、报告完成时间及单位公章。